168飞艇:四重暴击小鹏汽车掉队“蔚小理”?创始人直言没能挽救小鹏颓势虽然小鹏汽车面临“死亡危机”的说法言过其实,不过十一假期前后,小鹏汽车确实面临四重暴击,市场有不少声音在讨论小鹏掉队“蔚小理”。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过去蔚来、小鹏、理想一直是行业中的翘楚,三家车企常年坐稳销量前三的宝座,让其他纯电车企望尘莫及。
然而就在十一前后,小鹏汽车却连续遭遇了“四重暴击”,市场有声音称“蔚小理”中的小鹏恐怕会被理想汽车取代。
那么小鹏汽车到底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呢?又是谁带来的呢?我们先看“四重暴击”到底指的是什么:
回顾7月份的交付量,那时候的小鹏汽车还意气风发,整个7月交付11524辆,在实现43%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将同处造车新势力**梯队的理想汽车、蔚来汽车远远甩在了身后。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去了两个月,小鹏在9月销量榜中,仅仅以8468辆的暗淡数据排在第五位,跌出常年前三位置的同时,也是传统新势力三巨头当中唯一一家没能突破万辆大关的品牌。
另一项数据则更不容乐观,13家主要新能源车企的同比、环比数据中,小鹏汽车同比跌幅18.76%、环比跌幅11.59%,和欧拉汽车是唯二两家同比环比双双负数的车企。而反观9月单月销量破20万辆的比亚迪,同步大涨183.07%、环比涨15.06%,势头非常猛劲。
当然,倘若以1-9月份9个月总销量来看,小鹏汽车累计交付98553,依然领先于蔚来和理想8000+的数据,但9月单月销量不足万辆,加上同比和环比双双为负,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小鹏汽车在销量上的疲态。
暴击二:小鹏新车G9饱受定价体系混乱、产品力弱的争议,难以挽回销量颓势;
小鹏G9是9月份*新上市的一款新车,自去年广州车展首次对外亮相后就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在未公布售价的情况下就在24小时内拿下了22819辆的预订单,表现不俗。
然而这款德国工程团队历时两年多打磨而来SUV,被何小鹏称之为“50万以内*好的SUV”却在上市后饱受争议,市场诟病其定价体系混乱,更有甚至称其产品力弱。
G9上市20多天,极有可能没有挽回小鹏汽车销量上的颓势,虽然目前并没有G9预定量的具体数据,但是根据以往行业惯例,新车型发布会上一般都会发布新车预定单量,而小鹏却并未披露,这也不得不让市场怀疑G9的受欢迎程度。
反观同样近期上市的两款新车,华为M7在72小时内破6万台订单、理想L9也已超过5万。G9为何不披露订单量?是小鹏汽车有意雪藏,想一鸣惊人?概率不大。更大的可能是在市场各种争议下,预订单可能真的受到了影响。
前段时间关于小鹏汽车有一则比较负面的消息,十一假期一队小鹏P7婚车队在行驶过程中集体开启了NGP高级别辅助驾驶,然而,4车连续追尾。
其实小鹏辅助驾驶功能“失灵”已经不是**次了,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宁波一高架桥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名司乘人员在现场处理事故,此时一辆P7在开启LCC辅助驾驶的情况下一头撞向前车司乘人员,并未发出减速或变道等任何警告,导致被撞者身亡。
连续的辅助驾驶功能“失灵”让小鹏汽车深陷漩涡,其相关方面的性能自然无法让人信服。
倘若说某一款车型不受市场欢迎还尚且有扭转颓势的极大可能性,但如果市场开始质疑整个车系的安全性,那么整体销量下滑也就不意外了。
负面事件和舆情总是有传导效应的,以上种种负面也传导到了资本市场,虽然自美联储年内5次加息之后,“蔚小理”在美股的市值均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小鹏汽车市值的蒸发无疑是*大的。
与2021年年初相比,蔚来、理想市值分别跌去了近60%和近40%,但是小鹏汽车却跌去了8成,市值仅剩下85亿美元。
小鹏汽车在美股市场上这样的表现是很惨淡的,中概股中恐怕除了停牌的恒大和刚复牌不久的华晨中国之外,就当属小鹏汽车。
就因遭受着以上四个方面的暴击,也难怪美团创始人王兴在预测接下来的两三年中国高端市场领导者的时候,没有用“蔚小理”这一传统提法,而是换成了“蔚理华”(华为)。
其实,不仅是市场认为小鹏汽车正在面临以上四个方面的暴击,就连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都很“焦虑”,坦言:
小鹏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传统三强之一,为何会出现如今的颓势和危机呢?究竟是谁造成的呢?个人认为既有车企内部因素,亦有外部因素,分两个方面来看:
相较于其他车企早已清晰地“打法”,比如比亚迪的打法是工业化、蔚来主打服务和品牌、特斯拉主打全球化布局,小鹏的打法不是那么的明显,如果非要给给他贴上一个标签,那么应该是主打“智能化”。
既然主打智能化,那么就要适时推出一些彰显智能的新车型,比如搭载自动泊车技术、辅助驾驶功能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小鹏汽车在销量上打开局面。
然而事实上,小鹏汽车的爆款智能车型却少之又少,早期的P5和G3这两款车型目前从销量数据上来看已经没有了爆款的潜质,无论如何加大力度推,恐怕市场也不会买账。在G9上市之前,恐怕唯一能提振销量的也只剩P7了。
但是P7显然现在已经很难“与时俱进”了,一是这是两三年之前发布的老款车型,销量基本已经接近于尾声了,很难再有销量数据上的带动作用;二是正像上文说的,虽然搭载了LCC或NGP辅助驾驶功能,但连续的“失灵”让消费者信心大减,影响了销量。
尽管新车G9上市了,但市场对其智能化还是质疑声不断,再加上理想L9这一竞品的存在,恐怕难以打开局面。
“打发”不清晰、车型更新慢,这是小鹏面临的内部问题,与其他几个车企清晰的打法比起来,与理想L6-L9各车型覆盖25万-50万的产品区间比起来、与比亚迪海豚、海豹、唐、宋、元等多款中高档车型比起来,小鹏确实比较单一。
随着政策的支持,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入局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车企越来越多,早已经不是三五个车企半垄断的局面了。
细数起来,短短几年的时间,国内市场上除了特斯拉之外,市场上的主要新能源车企已经有13家之多,这13家既包括入局较早的“蔚小理”,也有一些传统燃油车企,比如比亚迪、BBA、广汽埃安等,还有一些“蔚小理”模式的新晋车企,比如几何、娜扎、零跑、赛力斯等等,*后还有强力竞争对手华为。
虽说车企数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市场上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但是总体来说竞争还是比之前大了,纵然此前的几家车企有“先入为主”的优势,但稍有战略偏差,就可能被其他车企迎头赶上,比亚迪两个月的销量比特斯拉第三季度的销量还要多就是个例子。
综上,虽说小鹏汽车所谓“死亡危机”言过其实,但目前确实面临着各方面的暴击,日子不是那么好过。
但小鹏汽车毕竟入局新能源赛道的时间较早,底蕴摆在那里,单月销量差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想要继续居于前,只差一个爆款车型,这就需要小鹏继续加深对市场的研究了,不断推出能迎合消费者消费心理的车型。
Copyright © 2022 168飞艇 All Rights Reserved.ICP备********号-1 XML地图